樸槿惠遭韓國網友神總結:“對不起,我不知情。我不會下臺。不要問了,我累了!”
樸總統的“閨蜜干政”丑聞還在發酵。
盡管換了總理,還辭退了一幫秘書班子,在朝黨議員們也鞠躬致歉,韓國民眾仍是不依不饒。今日,在韓國多地迸發示威游行,呼吁樸槿惠下臺。據稱人數多達20余萬。而信源顯示,12號還有另一波示威高潮來襲。
島妹今日還特意跑韓國首爾光華門拜觀了這場大張旗鼓的示威游行,長沙海信電視售后維修電話還跟維持秩序的差人搭了個訕。差人都在吐槽樸總統,搞不懂樸總統怎么能做到讓人人都厭煩她。而現場的示威大眾都紛紛表明,一定要將示威進行到底,知道樸總統下臺。
好嘛,這就杠上了。
抱歉來得太晚了些
昨日,樸總統第2次向國民抱歉。但韓國專業民調組織——蓋樂普公布了新的民調結果,——5%,讓樸總統的支持率再創新低,成功打破之前由金泳三(任期1992-1997)堅持了多年的記載——6%。而金泳三的低支持率是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期韓國簡直面對國家破產的極點窘境下呈現的。
“崔順實門”曝光后(10月24日),樸槿惠曾在10月25日向韓國國民揭露抱歉。但首次抱歉是倉促決定的,樸槿惠多少有點不樂意,那次抱歉青瓦臺事前都沒有(或許沒來得及)告訴媒體,并且,抱歉是事先錄好的。
這第2次抱歉就考究多了。青瓦臺提前一天告訴了媒體,抱歉說話當天還有警衛人員在場內維持秩序,現場還呈現了象征總統的鳳凰旗和寫有“大韓民國總統”字樣的演講臺,頗有目共睹;別的,與首次的錄制抱歉不同,這一次是現場直播,這大約與首次抱歉后韓國政界和交際網絡上對“錄制抱歉”的批評聲響過高有關。
首次抱歉時長僅90多秒,韓國人太敷衍塞責,因而不但沒能挽回民意,反而進一步惡化了言論。昨日的抱歉時長9分鐘,樸槿惠在說話途中乃至一度嗚咽??墒?,who cares?韓國大有些言論都以為它僅僅10月25日抱歉的延伸罷了。
有誠意么?
在說話中,樸槿惠首要向國民抱歉,接著表明她原本是為國家經濟和民生思考而推進的一些事,如今我們責備說有人借機牟取利益乃至犯有違法行為,這太讓人焦心了;她供認,一切的錯都在于她未能明察秋毫,深感自個責任重大,愿意配合檢方進行調查。她表明,自個入主青瓦臺后,為避免發作貪腐丑聞,乃至斷絕了與家人之間的溝通,一自己孤單地日子,因沒有能幫自個處理自己日子私事兒的人,便從相識已久的崔順實那里尋求協助,由于崔順實是在她最艱難的時分看護在她身邊的人,所以她自然而然地對崔順實放松了警惕,關于引發的不良后果,她很自責和傷心,心都要碎了。
但樸槿惠清晰否定自個信奉邪教或在青瓦臺里“跳大神”,同時呼吁不能由于有些過錯就否定她的一切方針和她憂國憂民的一片誠心。她說,韓國如今正面對安全危機和經濟艱難,國家工作不能有一分一秒的中止,因而,查明真相和追究責任的使命就交給韓國檢方,而政府要趕快康復正常工作。
但這次說話完畢后,韓國交際媒體上剎那間又炸翻了天。
網友們紛紛表明,說話內容跟預想的一樣,打了憐惜牌,也打了常用的安全牌以及經濟牌,還“緩兵之計”把自個摘得一塵不染。有網友在推特上發了一張毫無PS痕跡的標題為“對國民說話摘要”的合成圖像,該圖像里,韓國JTBC電視臺(就首要曝光崔順實干政丑聞的那家電視臺)在直播樸槿惠的說話,畫面下配有一句要言不煩的臺詞:“對不??;我不知情;我不會下臺;不要問了,我很累”。這個神總結在韓國交際媒體上流傳甚廣,乃至被韓媒《首爾經濟》用作一篇報導的標題。
韓國網友神總結:“對不??;我不知情;我不會下臺;不要問了,我很累”
關于樸槿惠昨日上午的抱歉說話,在野黨和韓國民眾基本仍是“冷笑”、“絕望”、“憤恨”、“不充沛”或許“哦”等負面反響,人民大眾即是不買賬。民眾之所以反響不友好,首要當然跟這次說話的內容和意圖有關。
就不承情
樸總統或許的確是誠心抱歉,心境也的確極為沉重。但不可否定,她同時也在盡力自我辯護。一方面,她打出一張深情款款的“孤單”牌,企圖以此獲取民眾憐惜,一些“水軍”(數量很少)企圖為她擺脫,說總統很不幸很讓人憐惜,說總統沒有錯,僅有的錯即是被崔家騙了。但大有些韓國網友并不承情:最初把樸槿惠送上總統寶座的恰是憐惜票,憐惜她母親和爸爸先后被槍殺、憐惜她生不逢辰,但她在朝以來的各種方針失誤以及如今的難堪事態現已充沛證明了“憐惜票”的非理性和不靠譜。
一位韓國網友在《首爾經濟》那篇報導下面吐槽:“總統是一個國家的首腦,居然連騙子都分辯不出來,以這么的分辯才能坐享首腦位置,這難道不是更大的違法嗎?她僅僅被騙了?她很不幸?總統能被人騙,這么笨頭笨腦的,能行嗎?讓人覺得不幸的話,就更不像話了,作為總統都讓人覺得不幸的話,那讓下面唯總統亦步亦趨的國民意何以堪?假如(她)想作為自己贏得大家憐惜的話,那(她)底子就不配當總統?!标P于這位網友的犀利責備,島妹看后覺得居然無法反駁。
但即便有安全牌和經濟牌,韓國網友們個個都長了一雙火眼金睛,簡直一切媒體報導下面的很多回帖都在呼吁說:“下臺才是僅有可選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