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向左激光向右:電視站在技術十字路口 誰是未來
不久前,作為中國最知名的富二代和娛樂圈紀檢委員的王思聰,在微博上曬出了新購入的100寸索尼Z9D電視。而這臺電視的價格,則高達50萬,也怪不得連王校長都要出來炫一把。但是如此昂貴的價格購買這臺索尼電視真的合適嗎?...
不久前,作為中國最知名的富二代和娛樂圈紀檢委員的王思聰,在微博上曬出了新購入的100寸索尼Z9D電視。而這臺電視的價格,則高達50萬,也怪不得連王校長都要出來炫一把。
但是如此昂貴的價格購買這臺索尼電視真的合適嗎?海信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海信一直對超大屏電視情有獨鐘,滿足用戶足不出戶的影院夢,是海信始終追求的。長沙小天鵝洗衣機維修同時,對于切割工藝尚不成熟的液晶超大屏解決方案,海信所推崇的激光電視技術似乎更加腳踏實地。
相比于索尼Z9D,同樣是100寸4K的超大屏電視,海信DLP超短焦激光電視的售價只有區區7萬元,而且在安裝和搬運上, 海信激光電視業也要容易得多。
確實,在用戶對電視尺寸提出更高要求的情況下,激光投影電視在價格和效果上取得了微妙的平衡,在技術沒有實質進展的情況下,液晶電視高昂的成本很難得到控制。
液晶與等離子大戰的帷幕與十幾年前拉開,如今已經塵埃落定。但是,業界普遍認為,電視市場如今已經再次站在了技術革命的十字路口。
提前進入大屏時代海信押寶激光電視
在之前的海信DLP超短焦4K激光電視發布會上,海信激光影院事業部總經理高玉嶺表示,所有人都有兩個家居夢想,擁有一個私人泳池,以及一個可以隨時觀看的家庭影院。而海信激光電視則致力于完成后者。
可以看出,海信對新時代的用戶需求的解讀表明,用戶對于電視的需求開始更多著眼于尺寸的增長。
而大屏,則正是投影技術的優勢。在液晶大尺寸基板的制造和切割工藝沒有突破性進展的情況下,液晶電視始終無法與投影的屏幕尺寸、價格相提并論。大尺寸電視在安裝上的困難一樣難以忽視,樂視120寸電視通過吊車送進拆掉外墻玻璃的公寓樓的畫面,仍然讓人印象深刻。
當然,原理所限,投影技術受到環境光影響極大,顯示效果也與液晶差距不小,這些致使投影更多被應用在商務演示等領域,卻難以真正在家庭消費市場打開局面。
激光電視的到來有望改變這個現狀。激光電視不但在理論上扭轉了傳統投影技術相比液晶電視色準、色域表現欠佳的問題,燈泡壽命也有了可與液晶電視相抗衡的表現,僅需半米的超短投影距離更是使得其安裝相比傳統投影儀器變得異常簡單。
在彩電行業競爭加劇,盈利能力下降的今天,激光電視在繼承投影大屏優勢的同時,又有望拉近與液晶之間的顯示效果差距,因此被海信成為未來的電視顯示技術,也就不足為奇了。
激光路上形單影只海信成為掌握真理的少數派?
海信對電視技術路線的分代方式為:CRT是第一代顯示技術,LCD、PDP是第二代,OLED是一代技術的延伸,激光則是第三代。
在這個劃代方式中,海信不只將激光視為唯一的未來技術,更將目前的熱門技術OLED與古老的CRT技術混為一談,仿佛OLED技術的出現是在“開歷史的倒車”,顯然是與事實不符的。
實際上,在液晶技術天花板出現的今天,同時在發展的顯示技術有以LG為代表的OLED,以三星為代表的量子點,以及海信的激光投影技術。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市面上存在的所謂量子點電視,均是采用量子點背光液晶面板的變種LCD電視。這是因為理想狀態中量子點電視的關鍵技術——電致發光量子點,還沒有落地。因此,雖然三星、TCL、夏普等廠商早早布局,但量子點電視未來仍然不甚明朗。
而在OLED和激光電視之間,LG、創維、康佳等廠商都看更好OLED技術的未來發展,雖然大屏OLED在目前還存在量產難度大,成本高,良品率低等一系列問題,但是隨著市場認可度的提升,這些問題也正在緩慢被解決。
與之相比,激光顯示陣營中即使也有長虹、TCL等品牌展開布局,但是將激光電視視為未來發展路線的電視廠商,則只有海信一個。
去年9月份成立的“中國OLED產業聯盟”,囊括了全球主流彩電企業;而在2015年12月9日,海信發起成立的“中國激光影院電視產業生態聯盟”,卻僅有海信一家彩電企業參與。
正所謂“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獨被海信鐘情的激光顯示技術,會是未來嗎?
激光電視的前世今生
激光電視的概念如今在海信的搖旗吶喊之下,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但是事實上激光電視并不是一個新鮮技術。